新闻资讯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让数据真正成为生产要素,有利于驱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让数据真正成为生产要素,有利于驱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

  12月18日,“2025《财经》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暨长青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绿色转型,共创未来”。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出席并演讲。

  围绕“绿色金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个话题,李礼辉谈了三个方面:绿色金融原则、绿色金融市场、绿色金融数据。

  第一,绿色金融原则:战略利益与经济效益。

  李礼辉指出,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态势良好。据人民银行和Wind数据,截止2024年9月末,全国绿色贷款余额35.75万亿元,同比增长25.1%,比全部贷款增速高17.5个百分点,其中投向直接或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占比66.8%;全国碳市场碳排放权配额累计成交量4.81亿吨,累计成交金额284.21亿元,其中9月份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环比分别增长33.67%和49.92%;境内市场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3.97万亿元,存量规模2.04万亿元,其中9月份一级市场发行规模554.47亿元,二级市场交易规模869.82亿元。

  他强调,金融资源必须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绿色金融应该以战略利益和经济效益为主导,同时依托央行和财政的扶持政策,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入绿色低碳领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着眼长远,以战略利益为主导;二是遵循市场化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主导。

  第二,绿色金融市场:公平性与可行性。

  此外,李礼辉提到,碳排放权具有区别于一般商品的金融工具属性,而且具有区别于一般金融工具的行政化特征。因此,掌握碳排放权总量控制和配额分配的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责任是确保碳排放权市场的公平性与可行性。

  对此,他建议到,应该实现碳排放权总量控制可预期的稳定性,建立透明的调节机制;应该实现碳排放权配额分配可核实的公平化,建立透明的分配机制;应该实现碳排放政策落地实施可监督的可行性,建立透明的计量机制。

  第三,绿色金融数据:可信任与可共享。

  李礼辉表示,数字社会进入新智能时代,AI前沿技术不断刷新。一是从单模态(Unimodal)到多模态(Multimodal),二是从助理(AI-Assistant)到代理(AI-Agent)。在绿色金融领域,无论是绿色低碳企业和项目的投资融资,还是碳排放的计量监测和碳排放权的计价交易,都用得上AI模型,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

  “我国是数据大国,海量的市场交易和行为数据是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发展的宝贵资源。目前的不足一是公共数据行政分割,二是非公共数据流通不畅。”

  李礼辉强调,让数据真正成为生产要素,有利于驱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重点之一是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着力解决公共数据开放不足、行政分割的问题;重点之二是个人数据和企业数据的共同使用,着力解决个人数据和企业数据保护不力、流通不畅的问题;重点之三是建立数字资产市场,着力解决数据产权落地、数据资源配置优化的问题;重点之四是弥补数字鸿沟,着力解决新智能时代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数字服务获得难、信息落差大的问题。

  • CES前哨 | MOVA携全系新品亮相 扫地机器人首创双仓清洁系统
  • 纪念北京+30,商界领袖助力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赋权,共创包容未来
  • 飞天茅台价格全线下跌,屡创新低为几何?
  • 三年投资终止 三菱化学最终放弃美国新建35万吨MMA
  • 2025年投资策略:红利为盾,科技为矛
  • 外媒:以外长称其相信美国将惩罚ICC对以色列领导人发出逮捕令的行为
  • 亚马逊:资本支出增至年化千亿美元规模 全力加码AI投资
  • 特斯拉股价上涨3%:外界猜测马斯克可能收购TikTok
  • 冠石科技光掩模版项目进展,2024光掩模版与光刻胶技术与市场论坛将于12月27日在苏州召开
  • 高频跟踪 | 岁末开工强度明显回落
  • 美《时代》周刊推出“马斯克坐总统办公桌前”新封面,特朗普回应:它还在营业?
  • 质子汽车冲击中国氢能重卡第一股?前景难言光明
  •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让数据真正成为生产要素,有利于驱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